第2章 :这个机甲就是你造的农机?

章节报错(免登陆)
下载APP,无广告、完整阅读

90书院(90shuyuan.com)更新快,无弹窗!

    第二天,张铭起了个大早,给自己挑了个最合适的工作室。
    在其余人尚在思考方向时,张铭已经按照图纸,开始了零部件制作。
    比自诩准备最充分的秦浩还要快半天。
    当他看到张铭专注的背影时,心里颇感不屑。
    来设计院的哪个没点想法和本领?
    能不能实现又是另一回事了。
    南江农业条件特殊,从无到有设计一款成熟实用的智能农机具无疑会耗费大量时间精力。
    其中涉及到故障率、可靠性、综合成本、核心部件自主可控性等各方面的指标。
    以新人的水平,成功提升一两个方面的性能就已经算潜力优秀,值得栽培的了。
    一个月内闭门造车搞出新发明?
    难度太大。
    秦浩不觉得南江农大能走出什么天才本科生,反倒笃定了张铭眼高手低,哗众取宠。
    在他看来,张铭坚持不了多久就会放弃。
    到那时再浪子回头,进度可就落后不少了。
    想归想,秦浩依旧迅速投入了工作状态。
    其他人同样陆陆续续开始了产品的设计和改进。
    -----------------
    一周时间悄然而过。
    这些天里,张铭保持着宿舍、工作室、食堂三点一线的节奏。
    除去偶尔跑步转换思维,以及向院长申请必要的材料外,始终一个人埋头苦干。
    除了他自己,没人知道张铭到底在琢磨什么。
    就这样又过了几天,总算初步完工。
    看着眼前的外骨骼机甲,张铭心里十分满意。这算是他制造出来的最优秀的作品。
    两米多高的人型外骨骼机甲采用黑灰色涂装,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和航空特种铝合金制成,自重60公斤,极具科幻感与防护性。
    全身关节均可自由运动,能根据穿戴者身高腿长调整和锁定尺寸。背部、双肩和手臂还预留了扩展模块,可以加装小型无人机、有源相控阵雷达、催雨弹及农药发射器。
    虽然在系统的帮助下,张铭将工作室内的一些设备进行了改造,但包括原材料在内的很多东西仍然无法全部满足系统的要求。
    不得不退而求其次,只能算是半成品。
    如果真要一比一还原,耗费的成本和时间可就太高了。
    此外,动力模块目前也只内置了一块锂电池。
    后续张铭将制造能量密度高达2500Wh/kg的硅碳电池用以代替。
    届时续航时间将提升至60小时,最大电助力载重量将达到500公斤,更能以最高80码的时速全速奔跑。
    数据十分惊人。
    差距之大不单因为硅碳电池的能量密度是市面上电池性能的近十倍。
    机甲材料、智能模块、传动装置等在系统帮助下均实现了全面突破。
    大幅提升性能的同时也降低了能耗。
    由于外骨骼机甲基本完成,张铭便也没再保持高强度的节奏,连着两天上午没有出现在工作室。
    晚饭后也抽出大把时间在试验田和生态园内闲逛。
    并非特意打发时间。
    而是规划收集运动数据的不同线路,为建立运动模型储备数据量。
    这一幕落在秦浩眼里,却俨然是张铭陷入了瓶颈。
    锁着眉头自言自语的样子更让秦浩坚信自己的判断。
    先前他还对张铭有点不放心,现在所有人的情况都被他摸清楚了,一番对比下来更觉高枕无忧。
    暗中观察众人的周院长也注意到了张铭的反常。
    先前张铭申请碳纤维材料时,他便觉得对方肯定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,值得鼓励。
    可才过去没几天,又跑来要了一堆各种各样的材料和设备。
    加之近期松懈的状态。
    周恒不免担心这个年轻人点子太多,不够成熟,缺乏专注和坚持。
    这是要不得的。
    经得起检验的产品都是坐冷板凳不断打磨出来的。
    从立项到走出车间,花个两三年太正常。
    即使思路有调整,也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,而非遇到困难就换一条路。
    不过周恒并未打算出面提醒。
    吃点亏也好,以后才能更踏实。
    否则个个都自以为是天才,他这个院长还怎么当?
    -----------------
    外界并没有影响张铭按预定节奏继续推进。
    又过去一周时间。
    包括硅碳电池在内的软硬件均已完工。
    只待进行实际测试与调整。
    就在张铭想上身试穿时,门外突然响起了贺飞的声音。
    “铭哥你在里面吗?”
    “我有点问题想请教一下。”
    张铭把外骨骼机甲推到角落,随即打开门放贺飞进来
章节报错(免登陆)
下载APP,无广告、完整阅读
验证码: 提交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