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3 初见上海

章节报错(免登陆)
下载APP,无广告、完整阅读

90书院(90shuyuan.com)更新快,无弹窗!

    几只白色的江鸥在水面上掠过,被江水衬得非常醒目。风拂过水面,江面泛起阵阵涟漪,轮船在水势平稳的江水中缓缓前行,从长江进入了黄浦江。
    傅哥站在方自归和朱大成中间,又用夹着香烟的二指禅指点道:“嘿!这就是长江的龙头,上海!”
    方自归看见,一排异国情调的欧式建筑,高低错落地耸立在黄浦江岸边,灰黄色石材装饰着它们的表面,每栋建筑的风格又有所不同。圆顶的方顶的尖顶的,高的矮的宽的窄的,混杂在一起,却协调得别有一种雍容的味道。
    “右边是外滩,左边是浦东。”傅哥说。
    与长江相比,这里江面窄了很多。眼前的外滩建筑群似乎近在咫尺,方自归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兴奋。
    朱大成赞道:“外滩漂亮。”
    傅哥道:“上海是龙头的嘛。”
    方自归问:“是不是要下船了?”
    傅哥又用二指禅一指,“看,前面那个玻璃房子就是十六铺码头。到十六铺就下船了。”
    朱大成叹道:“码头就在外滩边上啊!”
    方自归问:“黄浦江两岸,为什么差别这么大?浦东那边真是一马平川。”
    “嘿!别看现在浦东啥子都没得,那边就是将来中国的金融中心。”傅哥气势如虹地叫一声,“陆家嘴!”
    此时的陆家嘴,已经在各种新闻里声名鹊起了,只不过陆家嘴的高楼大厦此时还只盖在报纸上。
    方自归和朱大成去船员室拿了行李跟傅哥告了别,下了船,便各奔东西了。一个往东去工大,一个往西去科大。
    在报摊上买好一份地图,方自归边查地图边打听,找到了一路往学校方向去的公交车。从十六铺到工大虽然距离远,但是一部公交就到,不需换乘。
    找到公交站,等了一阵,方自归就看见一辆公交车开过来了。可那辆车还没停稳,一堆人便蜂拥而上。
    方自归坐在行李箱上目瞪口呆。原来,在上海乘公交车是没有排队这一说的,要眼疾脚快才行。而此时方自归措脚不及,眼巴巴看见有利位置被秒杀,只好赶紧拎着个大行李箱,挤在一大堆上车人的外线。
    位置不利,形势也不利。下车的乘客明显偏少,上车的乘客偏太多。下完了客,要上车的男女老幼左推右搡,全部加入激烈的肉搏之中。方自归做为外围男,只能在人群外围做无谓的挣扎。一堆人上去了约莫一半,就开始关车门。售票员探出身子吆喝没上车的乘客等下一辆,车门关了几次,才关上了。
    上海初体验没想到是这样的。
    方自归拎着行李箱,头上冒着汗,口里有些渴,心想下一辆车要早作准备,一定要趁来车立足未稳,予以迎头痛击。
    等了好一会儿,又一辆车喘着粗气摇摇晃晃地来了。等车的人群一阵骚动,为冲出战壕做热身。方自归紧紧握住行李箱的把手,看准时机,上……这次比较果断,靠近了车门,但是……什么?车没有停,车开过了站台,又向前开了十几米才停了下来。
    这是什么套路?
    方自归囧在原地,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有利地形变成不利,车门已被一堆人围得水泄不通。怎么……奥运会上,飞碟射击选手在扣动扳机时要计算提前量,难道在上海挤公交,也要计算提前量吗?这个……怎么算法?
    下一辆要是还挤不上去,问题就严重了。方自归一边流汗,一边叮嘱自己:等一会儿车来了,务必大胆假设,小心求证,不能再出纰漏了。
    终于,又一辆车晃晃悠悠开过来了,这时方自归的大脑飞快转动,转速跟参加高考数学考试差不多,一边转一边就冲了出去……车子终于停稳了,追车少年方自归一阵狂喜。这次提前量把握得不错,虽然不是最佳位置,但离车门仅三四步距离,不出意外,应该是可以挤上去了。
    下客一结束,搏斗重新开始。方自归不忘初心,砥砺前行,行李箱碰到一个中年妇女,引来蛙声一片。但是,这不能阻挡方自归前进的步伐,因为他听不懂。方自归嘴里说着对不起,眼里只盯着车门,身体颤抖扭曲着,终于冲上了公交车。
    据说人生能有几回搏,谁知方自归一个下午就搏了三次,可见这句话对人生的估计有些不足。
    车是上来了,但车里并非幸福的彼岸。
    车厢内,乘客们异常亲近,方自归好不容易安顿好行李箱,一只脚却无处安顿,只好顶天离地,握紧扶手,做一个比萨斜塔式的造型。方自归非常渴望换个姿势,但确实没有挪动的空间,只好等下一站再伺机而动了。
    下一站是外滩,下去的乘客不多,姿势的调整有限。好在,双脚终于落地,导致方自归当时就认为,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,绝不如身上的双脚落地重要。外滩的乘客很多,最后上来的那个人不甘心再下去,而他不下去,车门又关不上,导致战争进入了毛爷爷当年指出的相持
章节报错(免登陆)
下载APP,无广告、完整阅读
验证码: 提交关闭